功率因数校正(PFC,Power Factor Correction)电路广泛应用于开关电源、工业驱动、服务器电源和家用电器中,以提高功率因数、减少电网谐波污染。在PFC电路中,二极管的选择至关重要,因为其反向恢复特性直接影响开关损耗、效率和EMI(电磁干扰)。相比普通整流二极管,MDD快恢复二极管(FRD)因其更短的反向恢复时间(trr)和更低的反向恢复电流(Irr),成为降低PFC电路开关损耗的关键组件。

1.PFC电路中快恢复二极管的作用

PFC电路主要有被动式PFC(无源PFC)和主动式PFC(有源PFC)两类,其中主动式PFC又分为临界导通模式(CrCM)和连续导通模式(CCM)。在这些拓扑中,二极管通常用于以下两个关键部分:
✅升压(Boost)PFC二极管整流:二极管用于Boost电路的续流路径,在功率MOSFET关断时导通,将能量输送到负载。
✅辅助电路的续流二极管:在临界模式PFC中,二极管参与共振恢复过程,影响效率和EMI特性。
如果使用普通整流二极管,如1N4007,由于其较长的反向恢复时间(trr>2μs),会产生较大的反向恢复电流(Irr),导致功率MOSFET承受高的反向尖峰电流和电压,增加开关损耗。快恢复二极管(FRD)通过减少trr(一般小于100ns),有效降低此类损耗,提高PFC效率。
2.快恢复二极管如何降低开关损耗?
(1)反向恢复时间(trr)对开关损耗的影响
快恢复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(trr)越短,PFC电路的开关损耗就越小。当MOSFET关断时,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(Irr)会导致MOSFET承受较大的dv/dt和di/dt,形成尖峰电流和电压振荡。较短的trr可以显著减少这些损耗,提高开关频率和转换效率。
例如:
普通整流二极管(如1N5408,trr≈2μs)造成较大开关损耗,不适合高频PFC。
标准快恢复二极管(如UF4007,trr≈75ns)能减少损耗,但在高功率应用中仍有改善空间。
超快恢复二极管(如MUR860,trr≈50ns)进一步降低损耗,提高PFC效率。
(2)反向恢复电流(Irr)对MOSFET的影响
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流(Irr)越大,MOSFET在关断瞬间的应力越大,会导致:
🔹MOSFET损耗增加:高Irr使MOSFET承受更高的dv/dt,应力增加。
🔹EMI增强:大的反向恢复电流容易产生电磁干扰,影响系统稳定性。
🔹温升加剧:更高的损耗导致二极管自身和MOSFET温升增加,影响散热设计。
快恢复二极管通过优化材料和结构(如PIN结构、场截止技术),降低Irr,减少PFC电路的开关噪声和功率损耗。
(3)适用于PFC电路的快恢复二极管推荐
不同功率等级的PFC电路对二极管的要求不同,常见型号如下:


3.如何优化快恢复二极管的应用以提高PFC效率?
(1)选择适当的二极管封装
快恢复二极管在PFC电路中会承受较高的电流,因此封装对散热和可靠性至关重要。例如:
TO-220和TO-247封装适用于大功率PFC,可加散热片增强散热。
SMA/SMB适用于小功率PFC,体积小但散热有限。
(2)结合有源PFC与同步整流
在高功率应用(>300W)中,可使用同步整流MOSFET代替快恢复二极管,进一步减少导通损耗和反向恢复损耗。
(3)使用吸收电路降低EMI
快恢复二极管虽然能减少反向恢复损耗,但仍可能产生一定的高频尖峰。可以并联RC吸收电路(Snubber Circuit)降低dv/dt和EMI,提升系统稳定性。
最后,MDD快恢复二极管在PFC电路中的作用至关重要,它能够减少反向恢复损耗,提高开关效率,降低EMI干扰。为了实现最优设计,工程师需根据PFC拓扑、功率等级和开关频率选择合适的快恢复二极管,并结合散热优化、同步整流和吸收电路,进一步提升PFC电路的能效和可靠性。